播放列表

第三个愿望

第三个愿望

9.0
类型: 电影 - 剧情片 年份:2011 地区:台湾 导演: 黄铭正 主演: 吴慷仁曾恺玹唐国忠卓胜利纳豆

剧情简介:

曾传绯闻的曾恺玹与吴慷仁,最近首度在电影「第三个愿望」里饰演离婚夫妻。从「当爱来的时候」到「河豚」,吴慷仁几乎每部片都有裸戏,但在「第三个愿望」他却没有激情戏,最大的挑战是扮演渐冻人。为演好渐冻人,177公分的吴慷仁努力减重,瘦到只剩65公斤,但他希望能减到60公斤。曾恺玹与吴慷仁在「第三个愿望」里升格当父母,曾恺玹还是个为了追求事业抛夫弃子的女强人。曾恺玹说,她光是看到剧本就感动掉泪,不惜在片中超龄演出当妈妈。不过现实生活里,觉得自己的年龄当妈妈还太早。在黄铭正执导的「第三个愿望」里吴慷仁戏分吃重,是个健康出问题的渐冻人、也是坚持有机栽培的果农。演出前吴慷仁不但得研究渐冻人的相关讯息,还曾上梨山实地了解有机栽培果树的辛苦。除了曾恺玹与吴慷仁,「第三个愿望」还请到久未演出电影的卓胜利与最近频频演出国片的纳豆在片中扮父子,两人将一起耍宝。两度经历抗癌的卓胜利表示,去年10月他又因肿瘤动刀,瘦了15公斤,现在不但味觉改变,还得少量多餐。自嘲曾在梦里被阎罗王「退货」的卓胜利,逢人就劝要珍惜健康,能和新生代演员演出,他也很开心。

相似推荐

以青春之名
剧情片
影片采用跨时空视角和篇章式结构,通览建团百年的历史区间,展现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背景下的青春脉动。影片共分为《回响》《繁星》《光亮》《你听》《热雪》五个篇章,广泛挖掘每个时代青年群体的奋斗历程,选取“地下共青团员”“航天人二代”“创业大学生”“支教老师”“北京冬奥服务保障人员”等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青年形象。从救亡图存的舍生取义到航天事业的筚路蓝缕,从改革开放的敢为人先到精准扶贫的担当有为、青年医生的热血仁心……篇章一《回响》故事发生在东北抗战史上特殊的左翼文化阵地——哈尔滨口琴社。哈尔滨口琴社以“德汇洋行”为挡箭牌,负责秘密接头、发展党员和团员等组织活动。1936年初春,由于叛徒告密,特务机关以“国光”牌口琴为诱饵设置了一场搜查陷阱。特务机关安排了一位“不速之客”假扮与口琴社的对接人员,上演了一场“贼喊捉贼”的戏码,并误将矛头对准了前来取货的千金少女杜柔嘉。危急关头,老沈及时发现了特务的阴谋诡计,并通过演奏曲目的方式,让“不速之客”露出破绽,机智地化解了这场危机。通过这次经历,杜柔嘉也坚定了加入哈尔滨口琴社、与大家共同战斗的决心。篇章二《繁星》甘肃酒泉的东风航天城,19岁少女刘樊星因父亲临时被调到航天城工作,搬到“十号区”(东风航天城)家属区,寄住在梁家。她因为音乐与活泼阳光的梁万户成为朋友,并结识了爱好物理和天文的少年陆学林。为了履行与父亲的承诺,刘樊星需要找到一台能接收特定频率的收音机,去收听“来自宇宙的歌声”。于是,她与梁万户、陆学林一起,踏上了制作半导体收音机的探索历程。通过不断的尝试,他们搜集到二级管、三极管、电容、电阻、半导体材料晶体管等材料,成功制作出了半导体收音机。恰逢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他们的收音机里发出了滋滋的声音“来自宇宙的声音”——由火箭在太空广播的《东方红》。在制作收音机的过程中,刘樊星与梁万户、陆学林不断成长,同时也见证、传承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和航天精神。篇章三《光亮》1984年的广州,大学毕业生晨光为向女友林梦和她父亲证明自己,诞生了创办灯光夜市的想法。为了点亮夜市,晨光在雨夜里危险修灯,攻坚克难,林梦也被他感动,决定帮助他,终于一切准备就绪。于是,晨光拉电线,林梦引顾客,二虎兄弟召摊主。小巷的灯亮起,摊档叫卖,百姓光顾。热闹之时,整条街的灯突然熄灭。林梦父亲以街道主任的身份叫停,一位顾客亮起手电筒,邻居也下楼点起灯笼蜡烛,发出需要夜市的声音。林梦父亲被晨光等人的努力和百姓的支持所打动。两周后,通过林梦父亲的建议,政府专门规划一条路举办灯光夜市。晨光终于被林梦父亲认可,全中国第一个灯光夜市正式开启。篇章四《你听》来到云南一所乡村小学支教的庄老师为了音乐比赛,召集乡村中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组建了一支newnine(牛奶)乐队。庄老师给孩子们科普自己“天人合一”的音乐理念,并带着孩子们去亲近自然,在排练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收获了自己的成长,他们一起排练,经历了重重考验,团魂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凝聚起来。正当乐队面临赶不上海选的困境时,newnine乐队与村民们齐心协力,将简陋的牛棚打造成了一个温馨的livehouse,并通过网络赛道成功上传了演唱视频。篇章五《热血》为了筹备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组建滑雪医生团队。青年实习医生马昊与经验丰富的导师老杨等医生一道,前往张家口万龙滑雪场参与冬奥滑雪医生的培训。马昊因幼时父亲在滑雪中遭遇意外,因此对滑雪运动产生了强烈的阴影,选择原地驻守。在滑雪过程中,医生老杨却突发心脏问题,在雪场发生意外,千钧一发之际,马昊想起老杨和父亲曾经的指导和鼓励,克服了多年的心理障碍,凭借过硬的滑雪技术,第一时间抵达老杨发生意外的现场展开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救援时间。通过这次救援经历,马昊不仅克服了幼时对滑雪运动产生的阴影,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医者仁心”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内涵和意义。2022年,经过四年的训练,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团队出现在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他们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每一次紧急救援任务。